思想扶贫拔“穷根”

发布时间:2018-07-06 14:05:22   |   访问量:   |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 

  精准扶贫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件大事。然而,现实进程中却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。当扶贫干部满怀希望带着政策、技术、项目去时,一些贫困村民却存在危难情绪,对产业、技术反应冷淡。发展产业怕赔、外出务工怕远,自信不足、缺乏闯劲、安于贫困现状……各种原因叠加交织,造成了一些群众一提干事创业就“怕”的心理。这种“怕”,成了脱贫路上的一大“拦路虎”。在扶贫工作中,对“穷不思进取、穷且志短”的现象,各级公务员要高度重视。村子要脱贫,村民要致富,还要唤起贫困户的精气神。有了积极的思想,才能有致富的希望。一句话,“输血”重要,“造血”更重要,扶贫先扶志,一定要把扶志深入到扶贫工作的全过程,深入到群众心里,既要送温暖,更要送志气、送信心,只有这样扶贫才能精准高效得力。

  要拔“穷根”,思想扶贫须先行。首先,重视宣传动员工作。各级公务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多通过会议动员、入户引导、参观学习、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政策,发动群众,使脱贫致富、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,增强自我求变、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。其次,各级公务员要重视开化引导工作。在抓项目到村到户的同时,通过“专题讲座”“拉家常”“闲聊”等方式,开导困难群众主动作为,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投身发展产业项目,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。最后,各级公务员还要努力引导贫困户科学就业、择业,帮助贫困户树立“赚钱”与“学技术“两不误的就业、择业观念,避免急功近利,哪里门槛低、来钱快就去哪,不顾长远。要引导他们克服好高骛远,不赚大钱就不去的就业心理,实事求是,稳中求胜,积极就业、择业。

  脱贫攻坚之路的确困难重重,但只要有志气、有信心,敢闯敢拼、敢作敢为,为贫困群众补足思想“短板”,将“精神洼地”建设成“精神高地”,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、主动性和积极性,从“要我脱贫”向“我要脱贫”转变,就能真正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。
 

作者:张冉

打印文章   |   关闭窗口    |    返回顶端
上一篇:在职党员 持“证”回“家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